
冰儲能技術是解決用電峰谷電負荷差距大、能源短缺的有效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儲能,并不僅僅包括熱能的存儲,還包括蓄冷。通過夜間蓄冷,可在電價較為低廉的夜間儲存能量,用于轉移用電高峰時的空調負荷,具有很高的經濟性,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用電負荷,發揮"移峰填谷"的作用,是一種可以獲得長遠效益的節能形式,這種方式的實現就需要一種成熟的冰蓄冷技術。按照制冰方式的不同,蓄冰系統可分為靜態制冰和動態制冰兩種方式。其中,靜態制冰技術雖然技術、理論較完備,但是在靜態制冰系統中,由于為冰晶靜態生長,期間結成的冰塊直接在換熱面上不斷生長變厚,使得換熱熱阻不斷加大,隨著蓄冰過程的進行,工作情況只會繼續惡化。與靜態蓄冷方式相比,動態冰蓄冷方式制成的冰漿為有大量懸浮微小冰晶粒子的固液兩相溶液,具有很好的流動性與傳熱性,是一種具有很好發展前景的蓄能技術。
冰蓄冷機組就是在夜間低電價時段(同時也是空調負荷很低的時間)采用電制冷機組制冷,將水在專門的蓄體槽內凍結成冰以蓄存冷量; 在白天的高電價時段(同時也是空調負荷高峰時間)停開制冷機組, 直接將蓄冰槽內的冷能釋放出來, 滿足空調用冷的需要。因為制冰、融冰轉換損失的能量很小,而夜間制冷因氣溫較低可使效率更高, 完全可以彌補蓄冰的冷能損失。冰蓄冷空調系統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利用低谷段電力,具有平衡峰谷用電負荷, 緩解電力供應緊張;
(2)冰水主機的容量減少, 節省增容費用;
(3)總用電設施容量減少, 可減少基本電費支出;
(4)利用低谷段電價的優惠可減少運行電費;
(5)冰水溫可低至1~4℃,減少空調設備風管的費用;
(6)冷卻水泵、冷凍水泵、冷卻塔容量減少;
(7)電力高壓側及低壓側設備容量減少;
(8)室內相對濕度低, 冷卻速度快,舒適性好;
(9)制冷設備經常在設計工作點上平衡運行, 效率高, 機器損耗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